产品中心

供应川贝母,川贝粉,松贝母

产品编号: P0087882 CAS号:
分子式: 分子量:
EIENCS:    

    川贝

别名:
    川贝母,异明虻、黄虻、空草、贝父、药实、苦花、苦菜、勤母,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,乌药贝母或棱砂贝母等的鳞茎。
概述:
    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贵重药材,应用历史悠久,疗效卓著,驰名中外。

    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( Fritillaria cirrhosa D. Don)、暗紫贝母(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. C. Hsia)、甘肃贝母(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.)或梭砂贝母(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.)的干燥鳞茎。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0年收载。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“青贝”、“松贝”和“岷贝”,后者习称“炉贝”。

    贝母始载《诗经》,称贝母为“虻”。东汉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,曰:“贝母。味辛平,主伤寒烦热,淋沥,邪气疝 ,喉痹乳难,金疮风痉”。其后,历代本草均有记述。苏颂谓:“叶似大蒜,四月蒜熟采之良”。1624年,倪朱谟在《本草汇言》中首次提出贝母以“川者为妙”。1765年,赵学敏在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指出:“土贝形大如钱,独瓣不分,与川产迥别”,始将川贝母与其它贝母分开,谓川贝母味苦而补,虚寒咳嗽以川贝母为宜。
产地分布:
    暗紫贝母:为商品松贝之主流种,分布于四川西部、青海南部及甘肃南部;主产于四川红原、若尔盖、松潘、南坪、茂纹、黑水、理县、平武、马尔康;青海班玛、久治、达日、甘达、玛泌、玛多、河南、同仁、同德。

    川贝母:为商品青贝母主流种之一,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南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南部及东部;主产于四川康定、雅江、九龙、丹巴、稻城、得荣、乡城、小金、金川; 西藏芒康、贡觉、江达、察雅、左克、察隅;云南德钦、贡山、中甸、宁莨、丽江、维西、福贡、碧江。
形态特征:
    1、川贝母 多年生草本,植物形态变异较大。鳞茎卵圆形。叶通常对生,少数在中部兼有互生或轮生,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。花单生茎顶,紫红色,有浅绿色的小方格斑纹。花紫色逐渐过渡到淡黄绿色,具紫色斑纹;叶状苞片3,先端稍卷曲;花被片6,外轮3片,内轮3片,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;蒴果棱上具宽1-1.5毫米的窄翅。

    2、暗紫贝母 多年生草本,高15-20厘米,鳞茎球形或圆锥形。茎直立,无毛,绿色或深紫色。叶除最下部对生外,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,无柄;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。花单生于茎顶;深紫色,略有黄褐色小方格,有叶状苞片1,花被片6,外轮3片近长圆形,内轮3片倒卵状长圆形,密腺窝不明显;蒴果长圆形,6棱,棱上有宽约1毫米的窄翅。

    3、甘肃贝母 多年生草本,高20-30-45厘米。鳞茎圆锥形。茎最下部的2片叶通常对生,向上渐为互生;叶线形,先端通常不卷曲。单花顶生,稀为2花,浅黄色,有黑紫色斑点;叶状苞片1,先端卷曲或不卷曲;花被片6,蜜腺窝不很明显;雄蕊6,蒴果棱上具宽约1毫米的窄翅。

    4、梭砂贝母 多年生草本,高20-30-40厘米。鳞茎长卵圆形。叶互生,较紧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1/3处,叶片窄卵形至卵状椭圆形,先端不卷曲。单花顶生,浅黄色,具红褐色斑点;内轮花被片比外轮的稍长而宽;雄蕊6;蒴果棱上的翅宽约1 毫米,宿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