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中心

大量供应蜈蚣 蜈蚣皮 蜈蚣粉

产品编号: P0088279 CAS号:
分子式: 分子量:
EIENCS:    

  蜈蚣

别名:
    蝍蛆、吴公、天龙、百脚、嗷高姆等。
概述:
    蜈蚣具有止痉、解毒、通络的独特疗效,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,是我国常用动物药材之一。

    本品来源于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(Scolopendra subspinipesmutilans L.Koch)的干燥虫体。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0年版收载。

    春秋《庄子》记蜈蚣名为"螂蛆"。蜈蚣药用首载于东汉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下品,记有"主鬼注,蛊毒,啖诸蛇虫,鱼毒,杀鬼物老精,温症,去三虫"等功效。以后历代记述均有发展。《名医别录》载蜈蚣"生大吴江南,赤头足者良"。《本草经集注》提供了梁代较为全面的商品学史料,如"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,高丽山、茅山亦甚有,于腐烂积草处得之,勿令伤,暴干之"。唐代,蜈蚣多在七八月采,主产地移到"山南川谷及出安、襄、邓、随、唐等州土石间"。其中的襄、邓、随、唐等州,至今仍是商品蜈蚣的传统产区。宋代以后,蜈蚣用量大增,采捕时间合理,加工方法进步,生产、经营均有利可获。宋·张来的《续明道杂志》记载:"黄州(今湖北黄冈一带)出大蜈蚣,土人捕得以烟熏干,商人岁岁贩入北方货之,有的致富"。明代浙江《岱山县志》记载:"春夏之交,乡村儿童上山采捕以竹签撑之,卖与收客,用火焙干,装往甬江转卖予药材行,每年所出不少十万条"。还记有"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,供药肆之采用,则此物由来已久"。说明当时已有人以捕收、贩卖蜈蚣为业。明·《本草纲目》则对蜈蚣的产地、生境、形态、捕捉季节、加工炮制、临床应用等作了全面总结。至民国时期,湖北蜈蚣产量大、质量好,成为全国蜈蚣的主要产地,并经过天津、上海、广州出口国外。尤其是形体完整、色鲜光泽的"金头蜈蚣"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
产地分布:
    少棘蜈蚣主要分布于湖北、浙江的丘陵、低山地区;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四川、河南、陕西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亦有分布。主产于湖北随州、应山、京山、钟祥、宜昌、当阳、老河口、襄阳、枣阳、南漳、安陆、郧县、松滋、枝江、枝城;浙江岱山、普陀、定海;江苏盱眙、江浦、宜兴;安徽滁县、六安、巢湖。均为野生,近年已有人工养殖。

    地方习用品:多棘蜈蚣主要分布于广西、云南,湖北偶见。墨江蜈蚣主要分布于云南。
形态特征:
    虫体由头部及躯干部组成,背腹偏平,呈带状,左右对称。成体长12-14厘米。头板和第1背板为金黄色。末板及尾足黄褐色,其余背板墨绿色,具光泽;步足多数为淡黄色,少数赤黄色。

    头部扁平近圆形,前端略窄而突出,长度约为躯干第一背板的的1.5-2.5倍。头板最前端有一对灵敏的触角。单眼4对着生在触角基部两侧。躯干部由颚肢节、肛生殖节及21个有足体节组成。鄂肢节位于头部下方、躯干部的最前端,该体节十分退化,但附肢粗大,具毒腺,又称毒鄂,用于捕食及御敌。基胸板前缘有1对并列的齿板,与头部附肢(1对大鄂和2对小鄂)共同组成口器。有足体节的第3、5、8、10、12、14、16、18、20背板较宽,两侧各具一个气门。背面约自第4节起向后有两条不显著的纵沟,胸板纵沟约在2-19节间。步肢亦称步足,共21对,各自着生在每个体节的两侧,最末步足较长大并伸向斜后方,拖在身后,不具爬行功能,俗称尾足或尾肢。尾足基侧板后端有2尖棘;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,内侧有1棘;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;隅棘顶端有2小棘。肛生肢节位于尾足基部之间的身体末端,雄性的前生殖节胸板有1对细小的单节指状生殖肢,生殖孔位于副几丁质板和肛门之间,阴茎呈三角形,几丁质化,褐色,有时伸出体外;雌性无殖肢及副几丁质板,生殖孔位于前生殖节胸板和肛门之间。肛门位于生殖节的背后方,生殖系统位于消化道的背面,解剖可看到雄性有12对纺锤状态的精巢,由输精小管与输精管相连;雌性卵巢呈管状,卵粒成熟时充满体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