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中心

供应茯苓丁,茯苓粉

产品编号: P0088556 CAS号:
分子式: 分子量:
EIENCS:    

 茯苓丁

别名:
    玉灵、茯龟、松柏芋、松木薯、茯灵、茯兔、松茯苓、杜茯苓、川苓、闽苓、安苓等。
概述:
    茯苓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。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。公元8世纪开始输出国外, 是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重要商品。

    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苓[Poria cocosSchw.)Wolf]的干燥菌核。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0年版收载。

    茯苓在西汉《史记》中已有记载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上品。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述。魏晋·《名医别录》有茯神的记载。南北朝时期的《本草经集注》载:"茯苓今出郁州(今江苏省灌云县)……彼土人乃假斫松作之。形多小,虚赤不佳"。宋·《本草图经》载有:"今东人见山中古松之为人斩伐,其枯折搓 ,枝叶不复上升者,谓之茯苓拔。即于四面丈余地内,以铁头锥刺地。如有茯苓,则锥固不可拔,乃掘取之。其拔大者,茯苓亦大,皆自作块,不附着根。其抱根而轻虚者为茯神"。南宋周密《癸辛杂识》载有:"近世村民乃择其小者,以大松根破而系于其中。而紧束之,使脂渗入于内,然后择其地之沃者,坎而瘗之,三年乃取,则成大苓矣"的人工栽培方法,明·《本草纲目》将茯苓列入木部,并有茯苓皮及茯苓木药用等记述。清·《滇海虞衡志》载:"茯苓,天下无不推云南,曰云苓……往往有一枚重二三十斤者,亦不之异,惟以轻重为准。"当时云南每年择两个重二十余斤的大苓向朝廷进贡,颇受赞赏。茯苓不仅是国内的大宗药材,也是对外输出的重要商品,唐代就输入印度。宋代,阿拉伯商人运销西亚和欧洲。明代,帧猛运往南亚和西亚。1914年,在美国旧金山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的万国商品博览会上,倍受赞扬,至1929年,我国茯苓已远销日本、印度、东南亚及欧美,出口量已达1万余吨。
产地分布:
    茯苓在我国分布很广。主要分布于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;湖南、浙江、江西、陕西亦有分布。野生、家种均有,以家种产量大。

    野生茯苓主产于云南丽江地区。家种茯苓历史上集中在湖北、安徽、河南三省接壤的大别山区,主产于湖北罗田、英山、麻城,安徽金寨、霍山、岳西;河南商城。新产区主要在广东信宜、高州、新丰;广西岑溪、苍梧、玉林;福建尤溪、三明、沙县;云南禄劝、武定。
形态特征:
    茯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表现出3种不同的形态特征,即菌丝体、菌核和子实体。

    1、菌丝体包括单核及双核两种菌丝体。单核菌丝体又称初生菌丝体,是由茯苓孢子萌发而成,仅在萌发的初期存在。双核菌丝体又称次生菌丝体,为菌丝体的主要形式,由2个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体相遇,经质配后形成。菌丝体外观呈白色绒毛状,具有独特的多同心环纹菌落。在显微镜下观察,可见菌丝体由许多具分枝的菌丝组成,菌丝内由横隔膜分成线形细胞,宽约2-5微米,顶端常见到锁状联合现象。

    2、菌核由大量菌丝及营养物质紧密集聚而成的休眠体。球形、椭球形、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;小者重数两,大者数斤、数十斤;新鲜时质软、易折开,干后坚硬不易破开。菌核外层皮壳状,表面粗糙、有瘤状皱缩,新鲜时淡褐色或棕褐色,干后变为黑褐色;皮内为白色及淡棕色。在显微镜下观察,菌核中白色部分的菌丝多呈藕节状或相互挤压的团块状。近皮处为较细长且排列致密的淡棕色菌丝。

    3、子实体通常产生在菌核表面,偶见于较老化的菌丝体上。蜂窝状,大小不一,无柄平卧,厚约0.3-1厘米。初时白色,老后木质化变为淡黄色。子实层着生在孔管内壁表面,由数量众多的担子组成。成熟的担子各产生4个孢子(即担孢子)。茯苓孢子灰白色,长椭圆形或近圆柱形,有一歪尖,6×2.5-11×3.5微米。